
午睡是助力婴幼儿身体发育与情绪稳定的重要环节,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孩子的健康与安全。京学旗下园所以标准化、精细化的管理流程,确保婴幼儿午休安全、守护健康。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京学如何打造兼具专业与关爱的午睡环节。
午睡前的准备
1. 环境营造:打造睡眠友好空间
保育老师提前 30 分钟开窗通风,通保证室内空气清新。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,调节好室内温度和湿度。一般来说室温保持在24-26℃,相对湿度在40% - 60%较为适宜。同时拉上遮光窗帘,营造舒适、柔和的睡眠环境。
2. 物品排查:确保安全
仔细检查婴幼儿的床铺,确保床上没有杂物、尖锐物品,避免孩子在午睡过程中受伤,消除一切安全隐患。检查被褥是否干净、平整,有无破损,根据季节以及孩子的个体需求及时告知家长调整被褥的厚度。
3. 睡前引导:建立科学入睡程序
组织婴幼儿进行 "如厕—洗手—衣物整理" 的标准化流程,发卡、小玩具等物品统一收放,防止误吞或划伤。再次检查是否携带小玩具、零食等物品上床,避免发生误食、误吞等意外情况。对于年龄较小或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,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。
入睡中:多维度动态守护
1. 睡姿管理:科学体位
老师通过示范引导婴幼儿掌握侧卧、仰卧的睡姿,既舒适又安全,同时尽量避免趴睡,防止压迫心脏和影响呼吸。对于难以入睡的婴幼儿,轻声安抚,如轻拍婴幼儿的背部、哼唱轻柔的摇篮曲等,帮助他们放松心情,尽快入睡。
2. 高频巡检:关注婴幼儿状态
老师轮流值守岗位,每10-15分钟巡视一次,观察婴幼儿呼吸、面色及有无异常(如发热、抽搐等),避免被子捂住婴幼儿口鼻。对于容易出汗的婴幼儿,及时为他们擦汗、更换汗巾,防止着凉。老师会注意婴幼儿是否有踢被子的情况,及时为他们盖好被子,确保婴幼儿睡眠时的温度。
3. 个性照护:关注婴幼儿特别需求
建立 "午睡特殊需求档案":对尿床频发的幼儿,可定时轻声唤醒如厕;对入睡困难的幼儿允许安静翻书或闭眼休息。老师会重点观察情绪异常的婴幼儿,必要时调整床位至老师易注意的位置。
起床时:温柔唤醒与能力培养
采用 "渐进唤醒法",用轻音乐或者轻声提醒唤醒,避免突然惊吓。指导婴幼儿有序自主穿衣、叠被,对于年龄较小或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,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。
家园协同:构建闭环守护
每日通过小程序向家长反馈婴幼儿午睡情况,与家长沟通婴幼儿在家作息调整事宜。针对抗拒午睡的婴幼儿,可与家长协商替代方案(如安静绘画),不强迫不比较。
京学将婴幼儿午睡环节升维为 "生活即教育" 的实践场景,通过环境科学化、管理标准化、照护个性化的三维体系,让婴幼儿在安全、舒适的氛围中享受高质量睡眠,既能保障婴幼儿安全,也能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,为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助力。